BOD(生化需氧量)是衡量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(单位:mg/L),反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。BOD快速检测仪(如基于微生物电极法或压差法的设备)通过显示屏直观展示检测结果,但若不了解各参数含义,可能误读数据(如混淆“BOD₅”与“BOD₇”)。掌握显示屏信息的解读方法,是正确分析水质的基础。
核心读数一:BOD浓度值
显示屏中央的大号数字(如“12.5mg/L”)即为目标水样的BOD₅值(5日生化需氧量),这是较常用的评价指标(我国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BOD₅≤4mg/L)。部分仪器会同时显示BOD₇(7日值,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),用户需根据检测标准选择关注项。若数值超过量程上限(如仪器量程为0-1000mg/L,显示“>1000mg/L”),说明水样有机物污染极严重(如未经处理的造纸废水),需稀释后重新检测。
辅助信息一:检测状态与进度
屏幕上方通常显示当前检测阶段(如“预热中”“测量中”“完成”),下方进度条(或百分比数字)提示检测剩余时间(例如压差法仪器需30分钟完成检测,进度条显示“60%”表示还需12分钟)。部分设备会标注“校准状态”(如“已校准”“需校准”),若显示后者,需先插入标准溶液(如葡萄糖-谷氨酸标准液,BOD₅=180-230mg/L)完成校准,否则数据偏差可能>±15%。
辅助信息二:环境参数与校准提示
屏幕右侧可能显示检测时的水温(如“25℃”)、pH值(如“7.2”),这些参数会影响微生物活性(最佳检测温度20-25℃,pH6-9)。若水温超出范围(如<15℃或>35℃),仪器会提示“温度异常,请调节”;若pH值不符(如<6或>9),需用缓冲液调整水样后再测。此外,部分设备会显示传感器状态(如“电极清洁度良好”“需清洗”),若电极污染(如生物膜附着),会导致响应迟缓(检测时间延长)或读数偏低。

特殊功能读数:数据存储与报警信息
仪器会显示已存储的检测记录数量(如“已存20组数据”),按“查询”键可翻阅历史记录(包括检测时间、BOD值、水样编号)。若检测结果异常(如BOD值突然升高>30%),屏幕会闪烁红色报警(或显示“异常值!”),提示用户复查采样过程(如是否混入杂质)或仪器状态(如试剂是否失效)。部分设备还支持蓝牙连接手机APP,检测数据可实时同步至云端,方便远程查看与分析。
读懂BOD快速检测仪的显示屏信息,不仅能快速获取核心数据(BOD浓度),还能通过辅助参数判断检测可靠性,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操作,为水质评价与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。